什么是硬盘?硬盘常用术语与种类有哪些?
硬盘是个人电脑组件中重要的存储设备,它不仅是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载体,同时也存储着用户大量的资料和个人信息。为了能选购一款自己满意的硬盘,当然先从了解硬盘的基础知识开始,如:有关的常用术语、结构组成、外部接口有何区别及特点、主要的技术指标以及有哪些新技术等。下面就是威翔培训小编整理的关于什么是硬盘的相关资料。
硬盘常用术语与种类
随着电脑硬件技术的进步,硬盘的性能指标也在不断更新。今天,新一代的硬盘比它们的前辈们拥有了更好的性能,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优势。
1.转速(Rotationl speed)
是指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硬盘上读取数据的速度,所以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min、7200r/min,高速的甚至达到 10000r/min。现在主流笔记本电脑的硬盘转速一般为5400r/min,而台式电脑的硬盘一般为 7200r/min。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它反映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 ms(毫秒)。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 9ms 以下,大于 10ms的硬盘属于较早的产品,一般不值得购买。
3.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通常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平均访问时间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一般在11ms~18ms之间。
4.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
也称吞吐率,表示在磁头定位后,硬盘读或写数据的速度。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两个指标。
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也称接口传输率,即微机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容量大小有关。目前支持ATA/100的硬盘快的传输速率能达到 100MB/s。
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也称为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它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主要依赖硬盘的转速。
5.缓存
即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读取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
6.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
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长时间。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 30000h 或 40000h。
7.接口类型
常用的接口主要有IDE和SCSI两类。
IDE接口是40针的,初是为AT结构的电脑设计的,又称为ATA接口。标准 IDE接口只支持两个设备;现在普遍使用增强型 IDE(EIDE)标准,它多可支持4 个设备,支持大容量的硬盘。
SCSI 接口较之 IDE 要晚,但 SCSI 硬盘有许多先进的特性,如支持的硬盘容量更大、传输速率更高、可管理的设备更多等。
还有一类是正在逐渐普及的SATA(Serial ATA)接口,即串行ATA接口,它作为一种新型硬盘接口技术,于2000 年初由Intel 公司率先提出。Serial ATA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与传统的并行ATA硬盘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是SATA的传输速度快;其次,SATA硬盘的数据线简洁,传输距离更长,还支持热插拔。
另外,还有一类就是现在常用的外置USB接口。USB接口的特点就是支持热插拔、安装方便。
终于认识什么是硬盘?硬盘常用术语与种类有哪些?是勤学思教育网的主要产品,我们的产品负责人是张生,有需要的朋友请直接拨打我的电话13988888888,我们的地址是勤学思教育网,期待与您的合作!
免责声明:[终于认识什么是硬盘?硬盘常用术语与种类有哪些?]信息是由该公司[勤学思教育网]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品网]仅列示上述信息,上述信息描述仅代表信息发布日的情况,不担保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也不承担浏览者的任何商业风险。
本产品网址 : https://www.ipno.cn/xiaoshou/i367971.html 可发送到QQ/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来推广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