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已有不少考研生查到了自己的考研初试成绩,上线也好,没上线也罢,结果也算定下来了。上线的,为复试准备着,没上线的,正在考虑下一步打算。一般来说,会有相当数量没有上线的考研生选择继续战斗。而那些上线的考生,也有很多不是一次考研。我们身边的考研生,二战和三战的并不在少数,但四战考研的,相对不多。
“四战考研的考生,不是,就是疯子”,有人对四战考研的考生予以这样的评价。在这些人看来,考研四次,若一直没有上线,说明脑子不好使,傻了点;若是盯着某个名校,非考取该校不可,说明太过执拗,是疯子。乍一听,说法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说法是把复杂的现象**化了。聪明的人,不努力,考四次研究生,或五次研究生,照样上不了线;智力平平的考研生如果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完全有可能上线。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客观上的先天不足,可以通过主观上的努力去弥补,因此不能认为四次考研都没过线的人是。
不过,盯着某所高校,考研非要进入这所高校,并为之奋战四次的考生,确实有点疯狂。四次考研的苦,普通人是很难坚持得下来的,所以这些“疯狂”的考生,一定拥有超强的韧性和坚定的信念,而这些东西,正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今年第四次参加考研的小郑就是如此,从一、次考研开始,他就盯上一所985高校,虽然一、次考研专业选择太随意,意料之中的遭遇了滑铁卢,但他后来对专业进行了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了未来形势,第二次考研,毅然换了专业。直到第四次考研,他还是坚持着报考这个专业。对于为什么能坚持考四次研究生,小郑说,是源于内心的“不甘”,更是“不愿将就”。
第三次考研,小郑的初试成绩不差,只是没有达到那所985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当时就有人建议小郑换个学校考着试试,“有书读总比没书读强”。别人这么劝,他却无动于衷,在他看来,985高校的平台和资源是一般高校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学历出身,为此多花点时间、多费点周折,很值得。不仅是他自己,还有一大批考研生为读名校不惜付出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考研初试成绩相当好,按照以往的情况,进入复试没有任何问题。现在他正全力为复试做准备,“如果复试没通过,我会选择五战”,小郑坚定地说,“梦想已经很近了,跳一跳应该就能够着”。
有数据显示,13.0%的受访者觉得为目标院校“二战”或“三战”考研很值得,40.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值得,24.1%的受访者认为不值得。虽然没有关于“四战”考研的调研数据,但可以想象,大多数人会认为为目标院校“战斗”四次是不值得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小郑那样的实力和运气,执着有时候会带来成功,有时候则会带来无尽的痛苦,这里面有着巨大风险。
考研是高强度的学习,考研生大多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教室(自习室或图书馆)、食堂。没有周末,没有娱乐,似乎与社会脱钩。有些考生承受不了强大的压力,中途就放弃考研了。能真正走到后面的,都不简单,至少说明他们的毅力是很强的。那些三战或四战的考研生,承受的压力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当身边的战友或考取了研究生,或放弃考研究生,而一个个离去时;当家人和朋友以怀疑的眼光看自己时;当生活的窘迫席卷而来时;当自己开始对自己不自信时……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没有压垮他们,反而让他们越战越勇、越战越强。这种精神不正是科研所需要的吗?
不过,成功考取研究生,也只是代表一个新的开始,摆在这些“成功者”面前的困难险阻还有很多很多,想真正走上人生巅峰,他们还要持续付出大量的辛劳和汗水!祝福他们,更祝福所有的考研生。
总算懂得四战考研不愿将就 考研经验分享是勤学思教育网的主要产品,我们的产品负责人是张生,我们的地址是勤学思教育网,期待与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