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偶是什么意思
对偶,我国自古以来就用得很广泛,散文,诗歌,斌,词,曲,小说等都用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称为“丽辞”。他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岂营丽辞?率然对尔”。
用结构相似或相同的语句成双作对地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两个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修辞方式,这就叫对偶。
对偶的字数没有一定。骄体文以四字对、六宇对为多,律诗中的对句,多为五字对和七字对。此外还有二字对或更多字的,都可以成对,看行文需要,没有定格。
它的句法,普通的有两种:以一句对一句的,叫做单对,以两句对两句的,叫做偶对。
例如:
(1)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2)满招拐,谦受益。《书·大禹谈》
(3)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径·小推·伐木》
(4)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史记·商君列传》
标签:什么是对偶汉语对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