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一、拟话本的体制
⑴题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⑵篇首。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⑶入话。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⑷头回。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⑸正话。故事主体。
⑹篇尾。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二、拟话本体制的特点
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 开始趋于复杂。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三、代表拟话本小说高成就
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三言二拍》
(一)、《三言》
明代作家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⑴文学思想
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主要表现的思想有:
⒈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
⒉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与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相对峙和抗衡。
⒊市民眼中的面。
⒋“适俗”的思想,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