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那些知道考研初试成绩的学子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考研成绩无非三种,过线了;需要调剂;没过线。过线了,皆大欢喜,可以轻松的去畅想一下2021年9月时的开学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需要调剂,喜忧参半。假如想放弃继续深造,找工作的人,应该不会遇见太大的烦心事。但是那些想继续读书的学生,这时候,小编觉得就应该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坚持自己的初心继续二战,还是带着一种不甘去继续深造。
小编自己的看法:似乎在考研考博届有一句老话: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假如考研的目的是继续读博,那在这个前提的基础下,小编的建议是:在花时间(大概有10个月)去继续复习,继续努力备战2021年考研,在此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和家里面沟通好,决定要继续上学了,就义无反顾的去做。这里不建议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因为小编认识大部分边工作边考研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考上,除了少数几个非常非常努力和用功的。
假如只是为了在相同专业,可以有一个更高的文凭,小编的建议是,不要浪费一年的时间去复习,而是选择调剂。也许学校不是你想要的,导师不是你想要的,但未来一定可以通过自己三年的努力去争取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好了,剩下一个每一个人不想遇见的事情:落榜。
相信只要参加过高考的人一定会明白一件事情:假如是按照名次为度量尺度去区分好与坏而不是分数的考试,结果一定是有人要落榜。那面对这样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呢?三种选择,工作、二战或者其他。
工作,起码,需要一份好的简历。小编觉得,这个是应该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去弄的,并且小编觉得,假如有时间,把自己稍微打扮打扮,穿正装,照一张一寸照片也是非常不错的。然后就是往校招会、人才市场多跑跑了,多投投简历什么的(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及企业的正规)。记得有一个电视剧里面的一句台词:“就算你是个人才,也需要有人来度你,年轻人!”多做、多听、多干。
二战,每一个二战的学子都值得敬佩!假如选择要继续考研,那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毕业季,一定要留心自己的档案和户口(假如没动户口的话可以忽略),妥善安置好。(这里建议,户口回原籍,档案也是,回到高中毕业时的地方,是很方便的)。其他,考公务员、考选调、考事业编、出国等等,假如选择了,就要坚持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