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过程中,吸取过来人的经验是有必要的。虽然不能照搬经验,但是从中获得启迪也是有必要的。现在,五月份都要过去了,如果还有2020考研人对考研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这就不太好了,毕竟时间不等人。因此,今天小编找来了考研成功的高分骄子的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看看高分骄子的经验里,有哪些是可以为你所用的,拿走不谢。
我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的,考研初期,你首先要分析好自己的优劣势,其次较好是在7月份前把劣势科目的基础夯实,补好短板,这样在后期冲刺时才不会被拖后腿。
在七月份之前我主要学习了数学和英语。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都需要你平时的积累,英语单词很多,单词的生僻翻译更需要你重点去记,而数学的公式和知识点更是数不胜数,建议这两门科目的准备要提早下手。七月份后,我开始着手学习专业课,我把三本书过一遍大概用了两个月时间,刚好到考前一百天,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百日冲刺规划。其中政治之前只听课,没做题,所以我在九、十月份的时候,每天会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去做题,找到漏洞,再去课本上弥补知识。到距离考试还剩一个月的时候,是关键的时刻,这时候要基础,考研初试科目基础分占比都比较高,把基础题答好成绩不会太差。
接下来我就具体科目分享一下经验。
数学:由于七八月份主要是学专业课,所以数学每天只花两个小时做1800题的提高篇,到九月份1800题做完,开始做历年真题。和大多数人不同,我不是从八几年的真题开始做的,我以三年一个周期从后往前做。首先做的是16到18年的题,因为这样能了解到近几年的出题方向和趋势。一个周期三套卷子吸收和消化大概一个星期左右,跟别人相比较而言我真题做的比较慢,因为我做完要分析一下他的出题意向,揣测一下今年会不会考这个类型的,会怎样考。总之数学需要一直不断地练习,保持题感直到你走出考场那一刻。
英语:我从三月份开始学英语,长难句和阅读训练根本一点都不会,所以我只好从基础的单词开始。我每天背45个单词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用了两个半月,一日不断背完了3500多考研高频单词。这时候再做阅读和长难句就有种无师自通的感觉了,后面基本上就是练练阅读,考前背背作文,倒是没花多少时间,因为单词背的好,阅读练习一般控制错误在4个以内。
政治:我在九月之后才正式复习政治,开始各种刷题,从题目中找不足,然后去课本上找知识漏洞并补起来。政治大题到10月份开始背,我关注了蒋中挺老师的公众号,每天晚上做一下每日一题,背一下知识点,到考前知识体系也就差不多了。
专业课: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关于专业课的很多知识点你要有自己的思维框架,试着先去理解然后记忆,然后把自己的思维框架写下来,按照自己的框架回忆知识点,这样你看到问题后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效率也比较高。专业课三本书我是以一个月一本的速度细细地看完的,就我们专业课来说,专业课会考一些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所以地毯式轰炸是专业课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考研复习就像你一个人在乌漆麻黑的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哪块洗干净了,哪块没洗干净,你只能在开灯前一遍又一遍的把每个地方都洗一遍,等到灯亮了,结果也就注定了。考研复习拼的不是时间,是效率。我特别喜欢神雕侠侣里的一句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希望大家能都能做到“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