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既是备考的关键,也是容易产生懈怠心理的时期。因此,暑假是考研弃考多的时间段,一半以上的小伙伴在暑假都想过要放弃。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坚定考研信念,不要轻易放弃,更切忌盲目跟风 !
那么,考研中有哪些雷区是踩不得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1. 专业课 / 公共课不重要
在众多考研失败者中,不乏偏科的少年。有人专业课分高到一、名,却因为公共课一分之差连调剂都无缘 ; 有人公共课下了很大力量,专业课却勉强及格。
在考研的四门课程中,力量与时间分配的平衡是极为重要的,顾此失彼,都会给未来的录取埋下隐患。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每一科都很重要,每科都高,总分自然都高,每科保持平均水平,总分也是大大有希望。
比如吉大的计算机技术,政治都划到 60 分了,稍不注意就会因单科挂掉。
2. 担心被歧视
" 学长,我是普通一本 / 二本 / 三本的学生,想考 985 名校,学校会不会歧视我啊 ?"
问这个问题的高发期,是在刚刚决定考研但是还没有付出实际行动的时候。本科学校的确会有一些影响,但现实的例子证明考上研究生的本科背景并不都是名校。
如果你有其他过人之处,老师或许会更喜欢一个出身普通但是更加努力的孩子。即使你曾经平庸,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将是你生活中的一个重大改变。
再说就算有歧视,这件事情大多都是发生在复试阶段,初试阶段的****是无法看到你的毕业院校的。那就又回到那个亘古不变的问题上来了:初试阶段不必担心复试阶段的问题。
3. 复习时间越长越好 / 三个月就考得上
有很多小伙伴都会问:
" 我这个时候开始复习晚不晚 ?"
" 我 9 月开始复习还来不来得及 ?"
" 我每天看十二个小时书够不够 ?"
这些问题可以用一个答案回答:无论你开始的早晚,每天用多少时间学习,时间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你要用这些时间去做真正有效果的事情,也就是效率更重要。
4. 只看课本和辅导书,不按照大纲复习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是严格按照大纲来出题的。凡是大纲要求的都可能考,大纲上不做要求的是**不能考,所以学生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大纲来进行复习,而不是以课本和辅导书为依据。
有些考试要求的内容课本上可能没有,有些课本上的内容是不考的,市面上有些辅导书的知识或者方法是超纲的,所以复习的时候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来进行复习。
今年大纲 7 月中旬就会出来,我们相比往年要好很多,不过一定要注意和去年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