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智能化养猪自动喂料线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新闻中心-泊头市 开元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未认证企业

泊头市 开元畜牧机械有限公司0

猪自动化喂料,猪场自动料线,自动喂料设计,猪场全自动饲喂设备,养猪自动化上料...

公司信息

泊头市 开元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会员级别:未认证
 我要认证
所在地址:泊头市寺门村镇开发区
联系电话: 未认证电话  我要认证
手  机: 未认证电话  我要认证
成立时间:2010
主营行业:猪自动化喂料,猪场自动料线,自动喂料设计,猪场全自动饲喂设备,养猪自动化上料系统,自动化养猪设备

新闻分类

  • 暂无新闻
  • 联系方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智能化养猪自动喂料线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新闻中心

    智能化养猪自动喂料线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2018-05-21        浏览次数:11        返回列表
    随着猪育种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猪育种企业重视种猪性能测定,自动喂料线通过准确的测定数据指导选种选育工作,加快种猪遗传性能的改良。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标准之一就是要求种猪场每年有2000头以上的性能测定数据,其中生长性能测定是工作量最大的一项指标,从20千克到100千克的整个饲养过程,个体每天的采食量和体重是动态的数据,人工记录个体的数据无法准确科学地计算饲料转化率,更无法分析种猪的生长曲线。自动化的种猪测定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化个体饲喂管理,帮助种猪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科学地指导育种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目前国内应用生长性能测定饲养管理的主要是种猪场、科研院所和饲料企业,进行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及饲料营养研究及对比试验分析。
    众所周知,智能化种猪生长性能测定设备在中国应用已经有10多年了,养猪行业已经能够成熟的使用该系统并为育种和生产服务;哺乳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和育肥猪智能化分栏饲喂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未来养猪业的进步必将得到普及。然而,怀孕母猪智能化群养模式起源于欧洲,其创始者荷兰NEDAP公司对该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历史已经有40年,对发挥欧洲猪场的母猪性能起了显著作用,被欧洲动物福利组织和农场广泛接受。在中国,2008年第一家智能化母猪群养猪场启动以来,过去的6年时间内,许多猪场采用了这样母猪饲养模式,迫切需要提高母猪生产成绩和猪场生产效益。然而,也有许多数猪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的猪场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成绩下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十分恰当地反映采用智能化母猪群养模式的农场主的心声。许多猪场都希望能够将这种既满足猪群福利又能够提高猪场效率和效益的养猪模式应用成功,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智能化母猪群养的经验,让更多的猪场少走弯路。本人结合过去6年的猪场案例分析,要成功应用好智能化母猪群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群养生产模式的选择问题。在智能化母猪群养生产设计模式中,有适合小规模猪场的动态群养模式(100一400头母猪/栏),也有适合大规模猪场的静态群养模式(50一60头/栏),所以必须仔细分析这些生产设计模式的优缺点,作出理性的决策。小规模动态生产模式在欧洲只适合猪场老板自己当饲养员且猪场规模在未来10年不会扩大的猪场,然而中国的猪场基本是雇佣饲养员来管理,这种模式的管理难度及饲养员责任心不够等等造成这种模式在-场的应用大打折扣。静态生产模式更适合大规模猪场,管理难度较小,可以做到每个栏全进全出。如果生产水平较落后,母猪健康度不够,生产节律不严格,猪场采用16周静态饲养的管理难度很大,进入饲喂站21天左右的返情母猪严重影响-怀孕母猪的正常生产。目前,12周静态生产模式在中国应用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许多猪场的生产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由于配种后4周的限位饲养、返情筛查、B超孕检等措施,保障了整个母猪群养大栏的简单化管理。事实上不管猪场规模大小,均可以采用12周静态群养模式,让生产管理更加简单,更加清晰,提高猪场生产效率和效益。
    2.母猪群养栏舍设计问题。自动喂料设备在智能化母猪群养推广初期,不论是国内外设备公司,还是猪场本身,均没有仔细考虑到栏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传统群养小圈的设计基本为全部实地,饲养员每天进行卫生清理,不考虑使用漏缝地板。一些猪场在智能化母猪群养栏舍设计时,没有意识到漏缝地板的使用是关键。因此,在栏舍设计时应必须满足几点基本要求:第一,漏缝板面积比例应该占50%一70%之间,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气候适当调整;第二,漏缝地板的宽度应在3米以上,以适合饲喂站的安装和母猪活动,躺卧实地需有坡度且宽度应在2一2.5米,方便母猪躺卧和栏舍干燥。第三,群养大栏应设计为长条形,更方便日常管理和猪群转移。第四,建议不采用全漏缝地板,会导致母猪活动行为混乱,应激增加,应充分考虑合理的母猪躺卧要求。当然,由于不同设备厂家的饲喂站结构不一样,栏舍设计也会有所差异。由于一些设备公司缺乏猪场设计和养猪经验,提供一些错误的或者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导致猪场应用问题将长期影响到智能化养猪模式的成功应用。
    3.漏缝地板的标准和质量问题。中国的猪场在选择母猪智能化群养模式同时,采用国外先进电子饲喂设备,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漏缝地板质量,导致母猪肢蹄问题严重。关于漏缝地板在母猪群养栏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宽条水泥漏缝板,且水泥条宽度在8一10厘米。第二,漏缝板的缝隙宽度在2一2.2厘米。第三,水泥板表面应粗面,不打滑。第四,水泥板结构牢固,边缘不伤猪蹄。
    4.群养大栏饮水器安装位置问题。在电子母猪群养模式中,栏舍的功能区比较清晰,有躺卧区、活动区、饮水区、采食区和排粪区,其中饮水区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母猪行为。一般而言,应该保证在母猪活动区有2个饮水区,保障母猪能够较方便的获得充足的饮水。在一些猪场发生的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饮水器安装位置造成,这应引起猪场重视。饮水器的安装要求如下:饲喂站入口和出口区域均安装饮水器;每个饲喂站50- 60头母猪需2一4个饮水器;饮水器应安装在离开漏缝板上方,且离开实地1米以上的距离;采用碗式饮水器,防止水的浪费和减少舍内湿度。因此,在猪场设计和施工时,考虑饮水器的安装位置。
    5.母猪训练方法问题。智能化母猪群养的关键环节就是母猪训练且熟练进站,饲喂系统才能识别母猪并精确喂料。如果母猪不进饲喂站,精确喂料成为假想,甚至导致母猪体况下降。一般新猪场启动时,训猪的工作量较大,因为员工、设备、母猪均需要一个适应和熟悉过程,但是如果方法不对,则会导致一些较为严重的后果。训猪是需要耐心的,不能操之过急,而要严格按照正确的训练流程进行。
    6.设备稳定性问题。母猪群养模式在全国推广,一些猪场由于信息闭塞,对智能化群养设备的理解和认识不够,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设备功能在实际养猪过程中的作用,加之在栏舍设计和应用经验的缺乏,带来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猪场要采用智能化母猪群养模式,应注意了解设备厂家的研发历史和猪场应用经验,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设备稳定性源于设备的简单性。在满足怀孕母猪准确饲喂的前提下,设备功能应当简化,过多的功能和硬件设计会提高设备故障率和饲养员操作难度。第二,RFC核心技术在设备中的作用。母猪电子耳牌和天线的稳定性是个体精确管理的前提,如果电子耳牌不稳定,母猪信息成为空白,系统无法对母猪进行饲喂。第三,设备分离功能。一般认为设备功能可以很好的管理母猪,猪场刮粪机在中国许多场的实际应用均反映会增加管理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第四,市场用户的感受是设备稳定性的最佳评估标准。第五,设备越稳定,硬件基本不会改动,只是软件上的升级而已。目前,国内外电子饲喂站设备厂家有20家左右,可以说-场安装的饲喂站种类是最多的,集中全世界所有厂家的设备。越来越多的猪场意识到母猪群养设备稳定性的重要性,如果设备不稳定,几十头甚至几百头怀孕母猪在一个大栏,将会面临无法喂料,甚至出现喂料时的剧烈打架问题,带来巨大的损失。
    7.快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问题。由于电子饲喂系统是机械和电子的结合体,一般猪场技术员不具备这么高的素质,设备服务不能快速跟进将会影响母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这对设备厂家的服务提出了高要求。中国地广猪场多,因此设备服务必须区域化才可能快速解决问题,这将和汽车4S店的服务类似。作为国外厂家,设备服务必须采用销售服务模式,为猪场客户提供快捷服务。对于国内厂家,也应该在各个区域或省份设立服务站,远距离服务是无法满足智能化母猪群养模式的要求。
    8.群养大栏母猪免疫问题。一方面在栏舍设计时应考虑到猪群在大栏内的免疫问题,方便兽医进行疫苗注射,另一方面应使用一些新的注射器,加长的注射器在母猪群养栏更方便疫苗的注射。
    泊头市开元畜牧机械有限公司(http://www.kyxumu.com)的猪场清粪机猪场全自动刮粪机猪场刮粪机猪场清粪系统外形美观、结构合理而受到养殖界及国外客商的一致赞誉。我厂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